走进陕甘宁红色老区第四站袁家沟小河

第四站:风流人物看今朝

袁家沟、小河村、杨家沟

1、袁家沟

袁家沟村,是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高杰村镇的一个小山村,位于高杰村镇北10多公里处,山大沟深,村东10多公里是黄河,村西5公里是无定河。地处黄河西岸,与山西隔河相望。

年的2月5日,也即是农历的正月十三,毛泽东翻山越岭,从川口过无定河,行程三十多公里,于下午到达袁家沟。东征红军总部一百多人也到达这里,同行的有周恩来等领导人。此行是为了指挥红军抗日先锋队强渡黄河,取道山西,开赴河北及察哈尔抗日前线,以推动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到达袁家沟村时,这一带连续下了几天的鹅毛大雪,雄浑壮观的北国雪景触发了毛泽东的诗兴。2月7日,毛泽东挥毫疾书,一口气写下了气吞山河的词作,这就是后来轰动的《沁园春·雪》。

毛泽东等在袁家沟住了十八天,期间还发表了著名的抗日《东征宣言》。2月23日早,毛泽东、周恩来等先后乘坐木船在辛关渡口渡过黄河,踏上抗日东征的路程。

激发毛泽东《沁园春·雪》创作灵感的高家坬塬袁家沟现景毛泽东旧居旧居内景旧居内景老牛在吃草,老农在休憩袁家沟民居一民居内景

2、小河村

小河村,位于榆林市靖边县东南40多公里的小河乡西南方向4公里处。

年,党中央转战陕北,6月7日,党中央冒雨离开了王家湾。从年6月8日至9日、6月17日至8月1日,毛主席他们在靖边小河生活战斗了47个日夜。

小河会议资料照片

为了讨论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全国性战略进攻后的有关任务,部署各战区的协同作战问题,年7月21至23日,中共中央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召开扩大会议,又称小河会议。会议在院子里临时搭的凉棚下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中央部门和西北地区领导人陆定一、杨尚昆、彭德怀、贺龙、贾拓夫、张宗逊、马明方、王震、张经武,还有从晋南前线赶来的陈赓。

小河会议是解放战争处于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确定了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重大抉择,在中国革命史上及解放军建军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年7月毛泽东在小河村与随同转战的机要人员合影15尊青铜塑像再现了当时“小河会议”的场景中共中央在小河纪念馆小河革命旧址小河乡现景

3、杨家沟

杨家沟村,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镇东北方向,距离米脂县城20公里,距离杨家沟镇4.8公里。

年11月至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率领以“亚洲部”为代号的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时进驻杨家沟,在此领导和指挥了西部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地改革运动,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二月会议”和高级军事会议,从而使杨家沟在全国知名。

杨家沟革命旧址由毛泽东、周恩来旧居、十二月会议旧址及高级军事会议旧址等部分组成。杨家沟还保留有任弼时、张闻天等革命家旧居和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庆祝宜川大捷大会、东渡黄河动员大会以及亚洲部保卫科、供销科、医院、新华社等旧址。

杨家沟外景杨家沟革命旧址杨家沟内景杨家沟的扶风寨院里盖起了新房地道的手工打卤面路中间的水渠,只有在下雨的时候才会有水流过,并流到各家各户收集的水槽里抗战标语陕北缺水,水井房都干枯了,要到山下挑水吃水井房民居以前的供销社,因为临近马路边,成了方便居民的“商业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老区溜达鸡原创,转载请注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2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