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藏战功63年,三枚奖章曝光身份,19

他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8月加入共产党。

他在解放战争中九死一生,先后获得一等功3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的称号。

年,他退伍转业,主动到最贫困的山区,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他在无数次的战役冲锋中活了下来,他把昔日的烽火岁月和赫赫战功一并封存。

那个装满荣誉的箱子在家里一放就是64年,妻子、儿女,身边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他是一身荣光的老战士,只知道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伍军人。

他可以享受组织上给的优厚待遇,但是,他甘愿清贫过一生。

直到 无法再继续隐藏身份,一张报功书、三枚奖章被政府人员看到后,他的故事才被人知道。

年年底,国家组织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当这个消息传到张建全的耳朵里以后,他内心是非常喜悦的。

和父亲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从父亲的作风中,他总感觉父亲有着不一般的人生经历,但是,自己多次问询,父亲就是一句话:我只是个普通退役军人。

父亲有一个黑色的箱子放在家里 的家具上面,从张建全出生开始,那个箱子就一直放在那里,父亲没事的时候就擦擦,对父亲来说,那个箱子就是他最珍贵的东西。

小时候,张建全贪玩,总想去打开那个箱子,被父亲训斥几次以后,他不敢再打那个箱子的主意。但是,出于好奇心,这么多年他一直在想着里面装的是什么。

听说政府组织采集退役军人信息以后,他早早来到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他问工作人员:“同志您好,我想了解一下,采集老兵信息都需要哪些资料?我父亲是退伍几十年的老兵了。”

工作人员热情地告诉他:“把有的资料都要带上,如果有过立功表现,要把相关的奖章和证书都带上。”

这一听,张建全可高兴了,他马上开车回家。

刚一进屋,父亲正在看报纸,他对父亲说:“爸,我刚从军人事务局回来,工作人员说,这次采集信息很重要,如果当兵的时候有立功表现,要把所有相关的东西都带上,奖章和证书之类的。”

老人听后,沉默了半天,问小儿子张建全:“一定要采集吗?”

张建全回答:“当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退伍军人的关怀。”

“那好吧,就按照党的指示办。”老人指着柜子上的棕色箱子,“你把那个箱子拿下来,里面都是我过去当兵时候的材料。”

张建全听着父亲说的话,看着父亲的无奈,他有些心酸,原本他一直想知道箱子里的东西是什么,现在突然有些不想知道了。

第二天早上,张建全带着箱子来到了办事处,他当着工作人员的面打开了这个箱子。三枚奖章、一份西北野战军报功书、一本立功证书出现在工作人员聂海波面前。

立功证书上面写着:“张富清在解放战争中舍生忘死,荣获西北野战军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团一等功一次,两次荣获‘战斗英雄’称号。”

报功证书上面写着:“贵府张富清同志因在陕西永丰城战斗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聂海波没有看完上面的内容,因为看到彭德怀元帅的落款后,他知道这件事的分量,随即上报领导。

领导看到这些奖章和证书完全被震撼了,特别是其中“人民功臣”奖章,现场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在偏僻的来凤县城竟然“隐藏”着一位为共和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民功臣。局领导立刻把这件事上报到市里, 经过层层上报,直接惊动了中央高层。

张富清的小儿子张建全被眼前看到的一切震撼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父亲是这样伟大的人,他为人民做过那么多的事。信息录入完,他流着泪回到了家中。

接下来,笔者带大家 进张老的传奇人生,走进他内心最无法忘怀的那场惨烈战役。

年,张富清出生在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事,孙中山在广州创建黄埔军校,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北伐军也正式成立,国共 次合作。然而国家的这些大事,对于刚刚出生的张富清来说,是那么遥远。

张家世代农民,他出生的时候,家里更是穷得叮当响。父母为了孩子们能吃饱饭,想尽了办法。

父亲因为多年的操劳,在张富清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紧接着是大哥夭折,家里就剩下他和二哥、妹妹还有母亲。

看着亲人一个接着一个离去,他善良的母亲以泪洗面好长时间,慢慢懂事的张富清也帮着干活,一家人克勤克俭地拼命活着。

年,日军大举侵入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兵荒马乱的年月,13岁的张富清开始思考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渐渐地明白了一些道理:想要改变生活,就要起来反抗。

呆在家里每天辛苦劳作,依然不能吃饱饭,自然也无法改变命运。残酷的现实让他知道,在当时这个世界,对于弱者来说,根本就没有公平可言。

年,国民党采用暴力手段抓壮丁补充兵员,张富清的二哥被抓走。

大哥去世后,二哥就成了家里的长子。长兄如父,家里的一切都还要指望着二哥,张富清想到这些,加上自己一直想要参军报效国家,于是,他急匆匆跑到部队那里,用自己换回了二哥。

因为家里穷经常吃不饱饭,已经20岁的张富清依然很瘦弱,国民党军官看到他的身体状况,很是嫌弃,就把他放在部队的后勤部门干杂务。

在部队中,被长官殴打是家常便饭,就连晚上睡觉都要被绳子拴着——因为国民党军官担心他们挨打后逃跑。

在国民党部队干杂务的两年,张富清受了很多苦,却没有上战场打仗的机会。在这两年中,他也看到了国民党内的勾心斗角、贪污腐败。

年3月,宜川战役中,张富清所在的国民党整编师第90师,在瓦子街落入人民解放军伏击圈被歼灭。战败的俘虏们面临着两种选择:可以领取3块大洋回家乡;也可以加入人民解放军。

张富清年轻时

张富清想起了多年前,二哥和他说过一件事。有一次二哥在路上遇到八路军,以为他们会拿自己的东西,结果八路军什么也没有要他的,还宣传八路军是为穷人打仗的。全家人听了以后,都对八路军、共产党产生了好感。

在国民党的这两年,他看到国民党内部勾心斗角、贪污腐败、又偷又抢等种种恶行之后,更加让张富清觉得八路军好、共产党好。

他一直的梦想就是上场杀敌报效祖国,现在他终于等来了机会,因此毅然选择了后者,加入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二营六连的一名战士。

8月,西北野战军发动澄合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胡宗南拼死抵抗,他的三大主力之一、整编第三十六师的第二十八旅第八十二团在陕西澄城以北冯原镇、壶梯山地区构筑了很多大型暗堡。

敌人的机枪疯狂扫射,死死封锁了我军的进军路线。张富清所在的第二纵队啃的正是这块硬骨头。

暗堡前,战友们一排一排倒下去,但是,英雄的解放军依然拼命冲锋,张富清参军以来 次看到这样的场面,他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

他在心里想:“我要把暗堡打掉,一定要把暗堡打掉。”连长在组织“敢死队”,正在召集战士,张富清听到以后,立即报名。

解放军众志成城,连长命令所有人不要心疼子弹和炸药,全力掩护“敢死队”。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顶着“嗖嗖”飞过来的子弹,张富清时而匍匐、时而跳跃,采用各种身型迂回前进,他异常愤怒且冷静地冲向了敌人,打掉了还在喷着火舌的暗堡。

我军立刻向壶梯山发起总攻,全歼敌第二十八旅第八十二团,导致胡宗南整编第三十六师全师士气受挫,节节败退。

胡宗南被气炸了,将师长革职留任,旅长、团长全部撤职关押。

在这场战斗中,张富清的右手臂和胸部被燃烧弹烧伤,但他依然忍着剧痛打掉了暗堡。在“敢死队”的勇猛作战下,我军乘胜追击,一举收复韩城、澄城、合阳。

最终,澄合战役取得全面胜利,党中央致电祝贺,张富清获得一等功。

8月,在连长李文才和指导员的介绍下,张富清火线入党。

张富清获得了一等功,也加入了共产党,他太高兴了。连长和指导员还有战友们想让他谈谈打暗堡时候是怎么想的,张富清笑着说:“我手臂和胸部着火了,特别疼,越疼我就越恨对面的敌人,所以,我就越有斗志。当时,就是一门心思想炸掉它,也没感到怕。你越不怕死,反倒死不了;越是害怕,敌人就会把你打死。”

张富清说完,大家都给他鼓掌。张富清太开心了,这是他当兵几年最幸福的日子。

入党后的张富清,就把自己交给了党,坚决按照入党宣誓去做,为党为人民他可以牺牲一切。

年11月,中秋节刚过,塬上的风便有了几分寒意。

傍晚,刚打完仗回来的张富清靠在村头一块大石头上歇息,昨天一夜没睡觉不说,白天又打了一次战役,他太累了。

他刚要睡着,连长李文才就大声喊道,四班长!

张富清一下子醒过来,迷迷糊糊中依然大声回答:“连长同志,有什么吩咐?”

李文才说:“今晚进攻永丰城,你的任务是担任 突击队。”李文才指着另外两名战士说,这两个壮汉归你指挥,你们3人组成突击队,趁着夜色摸入永丰城,把敌人的碉堡给我炸掉。

暮霭四合,周围死一般的寂静,每一次恶战前都是如此寂静。

张富清小声告诉两位战友,出发!这一刻,他们已经忘记了生死,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完成任务。

3名勇士匍匐前进,跨过壕沟,他们找到一个利于躲避之处,观察这永丰城里的情形,当看到碉堡林立,沟壑纵横,他知道今天又是九死一生的战斗。

国民党暗堡

3人经过商量,确定了作战计划,开始分别找到自己进攻路线上的躲避点隐蔽,等待时机。

张富清看准时机,把炸弹投进了碉堡,碉堡被炸飞后,敌人乱成了一片。敌人疯狂用机枪开始扫射,他立刻和敌人展开了激战。

他经过一夜的拼杀,抵挡了一波又一波敌人的反扑。拂晓,大部队上来以后,永丰城头插上了鲜艳的红旗。

张富清就像疯了一样在人群中去找两位战友, ,他一个也没有找到——他们都牺牲了!

永丰城这个地方,成了张富清一辈子的痛。

永丰一战,西北野战军共歼国民党军第七十六军2.5万人,俘虏了敌军长李日基,粉碎了胡宗南的部署,有力地配合了淮海战役。

因为英勇作战,张富清荣获西北野战军特等功,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晋升为副排长。

西北野战军司令彭德怀亲自给张富清签发了报功书,内容是:张富清“因在陕西永丰城战斗中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实为贵府之光、我军之荣,”“特此驰报鸿喜”。

张富清当兵以后,在国民党部队干了2年杂务,加入解放军以后,又开始天天打仗,家里的母亲一直没有收到儿子的信,还以为他已经牺牲了。

年底,西北野战军寄来的特等报功书送到了他母亲手里,母亲看到后,拿着报功书喜极而泣。

年2月,西北野战军整编为 野战军。 野战军开始为“解放整个大西北而战斗”。各支部队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冒着风雨,忍受饥饿,连日奔袭。

后来,张富清在采访的时候回忆说:“那段日子,大家充满了斗志,每天都是打仗,可以说片刻不停留。我们的部队夜以继日,攻城拔寨,如风卷残云般横扫西北大地。”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决定: 野战军要在年冬结束西北解放战争,然后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新疆也不能例外。

野战军又开始了马不停蹄的进军。10月1日,部队正在赶往新疆的路上,2天后,张富清和战友们知道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大家一起高声欢呼“新中国成立了”。

张富清在解放新疆的过程中,又接连立功。年,张富清因功勋卓著,被授予“人民功臣”奖章。

爆发以后,张富清又一次主动请缨。但等他从新疆赶到北京以后,正准备奔赴战场时,《朝鲜停战协议》签署。他被安排到武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学校学习文化知识。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张富清学习非常刻苦,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那时候,国家百废待兴,特别是一些贫困落后的地区。湖北恩施地区条件非常艰苦,急需干部支援。张富清本可以回到家乡或者留在大城市发展,可是他没有,他主动要求去最艰苦的恩施。

哪里有困难,我就去哪里,而且还要去最艰苦的地方。湖北最艰苦的地方是恩施,恩施最艰苦的地方是偏远的来凤县,张富清来到了这里。

张富清的妻子孙玉兰原本想着就是在这里待一阵子,然后就回陕西老家,没想到的是,这一来,就待了一辈子。

来到来凤后,张富清把自己曾经获得的所有勋章包好,放进了那个棕色箱子里。他在政府人员登记的时候,只说自己是退伍的军人,获得的那些荣誉被他主动封存了。

年,他从县建行副行长岗位上退休。这三十年中,他一次没有提过自己获得过的荣誉,他也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

张富清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年,他的母亲病危,他当时正在负责一个项目,而且是在关键时刻,本想忙完回去看母亲,没成想,他却再也看不到慈爱的母亲了。

8岁的时候父亲病逝,母亲一个人把他们几个孩子拉扯大,受了一辈子的苦。他没有读过多少书,却也知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但是没有送母亲 一程,依然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

战场上张富清是勇猛无畏的战士,生活中亦如此。

年,88岁的张老左膝脓肿,因膝关节白色连珠菌感染。医院,最医院,低烧变成了高烧,病危通知书连着下了三次。

,专家经过研究,给出的最终治疗方案是截肢。孩子们担心父亲不同意,委婉地和他说,没想到张老没有一丝犹豫就同意了。

2个月之后,张老回到了家中。为了不让家人担心,88岁的他忍着剧痛带着10多斤的义肢练习行走。新长出来的嫩肉一次又一次被磨破,血水从一附中渗出来,妻子和孩子看着心疼得流泪。

张老安慰家人,没事的,这不算什么。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着、忍耐着,没有发出过一声呻吟。

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就这样,张老用了8个月的时间练习行走,最终,他成功了。

能自己行走以后,他为家人做了最拿手的刀削面。这就是张老,一个战场上勇猛无畏的老战士,一个生活中同样坚强的斗士。

年11月,张老因白内障要做手术,这件事被来凤县建行行长知道后,专门叮嘱张老和家属:“您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都报销,年龄大了,手术晶体用好一点的,效果会好一些。”

医院以后,医生给张老推荐了多款晶体, 的元。张老觉得有些贵,自己去了病房问农民病友用的什么价钱的晶体,知道农民病友用的是元的晶体以后,他告诉医生,自己也要用元的晶体。

行长有些不解,张老说:“我90多岁了,不能为国家做贡献了,能为国家省一点是一点吧!”

这就是张老,一心想着国家和人民的人。

他住着80平米的房子,邻居都装修了,他依然住着破旧的房子。妻子和四个儿女如果不是因为年年底军人信息采集,可能还不知道他是获得过如此多荣誉的军人。

他穿的衣服袖口已经磨破了,儿子要给他买新的,他坚决不同意;穿着的鞋鞋尖也已经磨到发白,桌子上的陶瓷缸子也已经里里外外大了好几层补丁。

在采访中,记者问张老,:为什么这样节约呢?

张老回答说:“毛泽东同志的一件睡衣一穿就是20年,衣袖、前襟、下摆等处一共缝了73块补丁。我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张老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说起张老的赫赫战功以及他受到的嘉奖、表彰时,张老有些伤感地说:

“沉甸甸的军功章、烫金的证书,本该属于那些曾经与自己并肩浴血奋战却倒在黎明前夜的战友们,没有他们,哪有我的现在呢?”

谈起这些,张老伤心地流泪了。

张老的事情被公众知道后,他一次又一次拒绝采访。儿女对他说:“接受采访,是组织的安排。您把您的故事说出来,对社会起到的作用比当年炸碉堡的作用还大。”听孩子们这样说,张老才讲出了自己的故事。

年09月17日,张富清获得“共和国勋章”;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年5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6月,被评为“荆楚楷模”年度人物。

行笔至此,内心很是酸楚。张老已经96岁了,这样的高龄,笑容依然明媚,就像一个高龄少年,阳光纯粹。

如果不是他讲出了自己的故事,谁能想到他的一生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呢?在烽火岁月里,张老用血肉之躯,铸造了共和国的丰碑;繁华盛世里,张老用英雄的本色,涂抹出了人世间最美丽的颜色。

谨以此篇文章,向张老致敬,向所有为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致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2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