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罗子,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们,几乎都熟悉。普通的农家都有罗子,虽然不是天天使用,但也经常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家家都要磨面,根本离不开罗子,罗子就成了用来筛面的,必不可少的专用工具。
粮食在碾压或磨磨过程中,不可能一次性碾压得细如团粉,压到一定程度,就要用罗子先筛一遍,把已经碾压磨细的淀粉筛出去。然后再重复碾压,碾压后再筛,反复多次,最后留在罗子底儿上的只有粮食的皮壳儿。此时面粉才算碾压完成,只有磨好的面粉,才可以蒸馒头,做面条,包饺子,烙饼子等等。为人们提供美味佳肴,这就是罗子的功劳。
罗子,构造很简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罗圈儿,又叫罗帮,就是一个三四寸宽的薄木板弯成圆圈儿,连接固定在一起,直径不足一尺;其次是丝网,又名罗底儿,具有均匀孔目的丝绢或丝网,用来镶撑固定到罗帮底边,另一样就是两根圆形的罗圈儿撑条,不过一公分宽厚,一根用来固定在罗圈儿底边往里一公分处,使丝网不会从罗圈儿里脱落,另一根紧挨着第一根撑条,把丝网绷紧挤压固定到罗圈儿上,周围同时用数根小钉钉好,一个成品罗子就诞生了。
作罗圈儿使用的薄木板,一般都是以河边两岸生长的柳木为最佳,其余的两根撑条一般用竹条;罗底儿,也是丝网,使用材料较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我们祖先就学会了结网,但那时是为了捕捉飞鸟,如同狩猎一样,用来维持生存繁衍。后来发明了用蚕茧丝织布,名之曰丝绢,除了制作衣服外,还用经纬较为稀疏的丝绢当做罗底儿,固定到圆形薄木板做成的圆圈上,在磨面粉时用来筛面,这就形成了罗子。曾经沿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经常使用的工具。到了明朝时候,人们发现马尾巴鬃毛既细又均匀,而且特别耐水,不易腐烂,便试着用马尾织造罗底儿布,效果相当好,人们争相效仿,迅速普及,开始使用马尾罗底儿。加工前,先把马尾按颜色分类,有黑、黄、花等,用清水加碱涮洗数遍,除掉油污杂质,然后经过梳理整经,便用原始的织布机织成布匹,并且逐步规范发展,编织成好几种规格,幅宽有一尺二寸的,二点二寸的,还有三点四寸的三种,就密度而言,又分三十目、四十八目、一百四十目等,关于马尾罗底儿的织造,以河北衡水地区安平生产的最为出名,好多村子几乎家家都会,并世世代代以此为业,织成马尾罗底儿,做成品罗子,不少人还常年挑着担子外出,带足罗帮罗底以及一应工具,云游到全国各地耍手艺,朝餐露宿,夜住晓行,出售成品罗子或为人们更换罗底儿,谓之“张马尾罗”,成为一个相当兴旺的手工业行当,受到了全国各地广大人民的喜爱与欢迎。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各种金属丝网蜂拥而入,大面积普及,人们又开始使用金属丝网做罗底儿。例如细铜丝、细铁丝织造的丝网,几乎一夜间占领了整个罗网世界,马尾罗网只得屈居第二,让金属罗网独尊天下,人们后来绝大多数使用的罗底儿,均为金属丝网。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全国城乡,特别是农村,一个普通家庭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吃、穿、住。当有了哪怕是最简陋的固定住所后,人们整天为之忙碌的就是吃穿两个字,一日三餐,无论好坏都要想办法填饱肚子,才能去劳动,去做工,去赚钱,才能维持生计。秋天收获下来的粮食粒儿有许多是不能直接做饭吃的,必须进行加工粉碎,几千年以来,用石臼舂米,或用碾子碾米,用碾子压面,用石磨磨面,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压蹍和磨磨成了家庭妇女和孩子们的一项主要的必修功课。城镇乡村的碾子石磨数量有限,有的规模较小的村子也就一两个,较大的村子可能多些,除去五六十年代之交吃食堂时期外,到了白天,碾子根本没有闲着的空儿。到了深夜,偶尔会有少许休息时间,几乎总在转动。人们压蹍和磨磨,并非啥时去都有空闲的碾子石磨可用,需要事先排队,谓之“占碾子”,谁家想压蹍时,必须先拿一把扫炕笤帚放到碾道外侧排队,按顺序压蹍,避免发生争吵纠纷,那是村民中不成文的规矩。碾压小麦或其他粮食面粉时,离不开罗子,压细了就要用罗子筛一遍,让面粉漏下去,渣滓留在上面,然后再把剩下的渣滓倒在碾子上碾压,压细后再用罗子筛,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压不出面粉后为止。
根据粮食品种的不同,筛面的罗子,也不千篇一律,有的粮食晾干后干燥好压,容易破碎,压面时就用密度较大的罗子筛面,例如小麦、谷子、玉米、荞麦等,一般都使用细罗子,个别粮食不但水分较大,而且还带油性,柔软坚实,特别不好碾压,粮食粒儿一压一个扁儿。例如大豆,特别不好压,压出的面粉也比较粗糙,一般的细罗子根本筛不掉,碾压面粉时就必须使用粗罗子。由于做罗底儿的丝网密度不同,罗子有粗细之分,罗底儿密度大的孔目小,筛出的面细,谓之细罗子,密度小的孔目大,筛出的面较为粗糙,谓之粗罗子,条件较好的家庭,很多都购置粗细两个罗子,碾压什么粮食使用什么罗子,根据粮食需要而改变,因家庭经济条件所限,更多家庭只能准备一个,一般都与邻居的不一样,张家购置粗的,李家就购置细的,以便互相传换使用,压蹍时邻居只之间相互借罗子使用是司空见惯的事。
罗子,为何称其为“罗子”?说起来可有点来头,关于“罗“字的含义,最早可见于甲骨文中,意思宛如拿着鸟罟捕鸟之状,《尔雅》中曾经说:“鸟罟,谓之罗“,《说文解字》中也说:“罗,以丝罟鸟也,从网从维,古者芒氏初作罗”。原来,在三皇治世五帝轮回之时曾经有一部落,专门以捕鸟为生,他们用树木枝条或丛生藤条编织成网状,谓之“罗”,用以捕捉飞鸟。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曾经在他的《遗兴》诗中说:“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所谓”罗“者,即捕捉飞鸟之工具也。以后,人们便把善于制造罗网并罗捕飞鸟的部落,称之为“罗”。“罗”部落中有的还以罗为姓,同时把其他网状物品统称为罗,所以,人们把筛面粉的器具称之为“罗子”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且一直用就是几千年。
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也一日千里,突飞猛进,跨上了纵横驰骋的骏马,迅速朝着现代化、机械化、电气化、网络化迈进,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不但大小城市,就连村村寨寨都有了专门进行米面加工企业或家庭作坊,需要加工的粮食一旦倒入设备中,手指在开关上轻轻一按,只需眨眼的功夫,小麦就摇身一变,成为了雪白的面粉,高粱也摇身一变,变成了白花花的秫米,大豆摇身一变,变成了金灿灿的豆面,再也没有人肯用笨拙的石头碾子或石磨碾压米面了。人们常说: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点儿也不假,新的加工粮食设备的诞生,使人们使用多年的罗子,一夜间失去了用武之地,只得悄然淡出了人们的生活,默默走进了历史博物馆。
世到如今,很少见到“张罗子”的师傅了。今年初秋的一天,广场有个演出。突然,看见一个师傅背了好多罗子,穿梭在人群中招揽生意。但是,没人问津,看来现在的罗子生意难做啊!
(山大王提供图文)
点击“阅读原文”,获得更多精彩内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