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街道有个南郊村。顾名思义,这个村落历史上就在老运城的郊外,跨越了南城墙两侧。
在中心办公室主任吕国玉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这里。南郊村村委会副主任于德成,村委委员李鹏,支委委员任鹏成等参加座谈和调研。
前身是红星生产大队
南郊村共有5个居民组,多户、余人,年刚与环池村合并。于德成说,之所以叫南郊,就是因为这里处在老运城的郊外,也就是在城边边。村里有不少外乡人,包括山东和河南的,尤其以河南人居多,他们大多都是逃荒过来的。
南郊村的前身是过去的南街大队,而南街大队之前还叫过红星生产大队,西街大队过去叫红光生产大队——昔日的名称里都有明显的时代烙印。
据介绍,历史上的南郊村民住在老运城的城内,现在村委会前的路就是过去的南城墙,一墙之隔,北边是城内,南边是城外。村委会所在地是过去的城墙壕,城墙有两层楼那么高,从南门口往东,走多远都看不到一个人。过去,临近的马家窑有个碉堡,离城墙不远。城墙外头都是野地,种麦子的多。
“‘三打运城’之后,我爸加入了王震的部队,参加过宜川战役。”于德成说,他家是从山东迁居过来的,老南街居民现在住得很分散,于家是当年的一个大户。村里现在农户不多了,只有几百人。
与“盐化”的鱼水关系
因为是近邻,过去,南郊村和“盐化”有着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
于德成说,当年村里和“盐化”的关系特别好,用老书记的话说就是“南街和‘盐化’是鱼水关系”。那时候,“盐化”好多厂房和住房用的都是村里的地,包括铁路、运输队、汽修厂等等。村里农忙的时候,“盐化”会专门调车来村里帮忙收麦子。
后来,地里收成不行,村民就开始搞副业,而临近的“盐化”无疑成了大家打工挣钱的“主阵地”。
于德成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盐化”铁路修起来之后,村民会给“盐化”拉沙石,或者到车站当装卸工,装硝(芒硝)包,卸煤炭,一个硝包斤,一般人根本背不动。可以说,“盐化”的装卸工,南郊人全给“承包”了。谁去干,村里有安排,青壮年一般是当一天装卸工,就得在队里干一天活,而且这装卸活村里要和西街轮换着来干,一个村干一天。大家干完活,经常是汗流浃背,也特别辛苦。“以前是给集体干,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村民开始给自己干了”。
于德成十五六岁的时候还拉过土,拉一车能挣一两块钱。附近有高崖,拉过来的好土用来平整田地。他说,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能挣一两块钱就感觉很多了,因为当时一碗羊肉泡馍才两毛五,学校包场看老电影,一张票是5分钱。
关于日化厂的难忘记忆
在于德成的印象里,村西的“盐化”日化厂(西街和南街地各占了一部分)当年特别红火。
据他回忆,原来厂里的包装工有千儿八百人,一下班就跟电影散场一样,人挤人,熙熙攘攘像过年。那时候厂子是三班倒,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歇,所以这里全天都很热闹,总有上下班的工人从村里经过。
如今,南风集团日化厂旧址处在村委会西侧十字口旁。于德成说,十字口西南侧就是过去的碉堡,那时候这里全是地,向南是马家窑巷。日化厂礼堂里面经常放电影,大家没事就会去看。
“那边是提货处,提货就要在那里开票,经常排着长队;这边是大礼堂,南风集团的歌舞团会在这里表演……”在日化厂旧址我们偶遇了一位“盐化”员工,聆听了他的介绍。
据了解,以前这里有职工幼儿园、医院、职工澡堂,是生活区,现在只有维保中心(南风集团山西日化销售有限公司维保中心)还暂时设在这里。
西侧远处有一个圆柱状高塔式的建筑,外侧写着“奇强”两个字,它是生产洗衣粉的设备。这位“盐化”员工说,现在,随着市场的萎缩,洗衣粉的产量也减少了。
“院内销售散装洗洁精、散装洗衣粉、洗衣液、丝毛净……”墙壁上一块铁质的蓝底广告牌,也透出了几分沧桑味道。
看着这些略显沧桑的旧建筑,我们能够想象出来昔日的繁盛场面,也感受到一丝莫名的淡淡失落。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在日化厂南侧的一间门面房里,依然看到了“奇强”产品的展销部,里面各种洗涤用品琳琅满目。其间还有一名附近居民过来买散装洗衣粉,她认准了这个本地品牌,觉得既好用又实惠。
展销部的门上贴着一幅略显陈旧的对联,上联是“五千载盐池悠悠风唱古中国”,下联是“三十年河东荡荡云歌新时代”。从对联里,我们读出了一个与古老盐池有着紧密关联的企业的不懈追求。
谈及对盐池的印象,于德成说,原来底下的风总是刮得死呀活呀的,现在风小多了,环境也好了。小时候他还去盐化三厂拾过炭核。池边芦苇很多,有的村民就拿上镰刀割上一麻袋喂牲口,因为牲口吃不饱,就没法干活挣公分,但那里通常有看管的人,如果被逮住,麻袋和镰刀全部就要被收走。
那时候的禁墙上面长满草,就是一个很高的土崖。“我看见过老早之前的中禁门(现在的所在地不在原址,有些偏移),能上去,站在上面整个盐池都能看到。”于德成回忆说,从北边直穿到前头是西花园,这截儿是过去的西城墙。其实,完整的西城墙以前向北延伸直穿过西花园,在五交化那边再往右拐,后来被西花园占了一部分,不通了。
从巷道名称里管窥运城
在南郊村调研,我们也看到了不少蕴藏着故事的巷道名称。
对运城地名颇有研究的乔辽革老师对这里的部分巷道名称也作出了解释。比如,朱市巷——清代此巷为卖猪集市,遂取名猪市巷,后因“猪”字不雅,便改以同音字“朱”(当地居民还说这个巷道的由来是因为那里过去有卖朱砂的);宽巷——此巷名“宽”实窄,以反意而取名;文星巷——因古时一告老还乡的朝廷命官在巷子以北建有一座文星楼而得名;牌楼巷——因清代此巷北口建有一座牌楼而得名……
道路街巷是一个城市的骨架,而街道名称除有定位意义以外,也承载和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履痕。
我们了解到,年3月山西省测绘局编绘的《运城县城图》中对当时的巷道名称有详细记录:
反修路——现凤凰路,曾名北大街;反帝路——现老西街,曾名西大街、府西街;援越路——现凤凰(南)路,曾名南大街;东风路——现老东街,曾名东大街、府东街;胜利路——现西城墙路,曾名西环城路;文革路——现北阜巷、南阜巷,曾名阜巷;卫东路——现河东东街,曾名河东路;团结路——现葡萄园中巷;跃进路——现八一路。
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路名街名,既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也是一段特殊的城市记忆。
我们同时了解到,一幅摘自清光绪八年(公元年)版《增修河东盐法备览》一书中的“运治全图”,比较形象地复原了年前的“盐运之城”旧貌,详尽标注了城墙街道、重要衙署、庙宇建筑的布局、方位、走向和名称。
那时候有四个城门,东、西、南、北门分别冠名放晓、留晖、聚宝和迎渠。从字面意思我们就能大致读懂它的含义:放晓和留晖意为太阳初升和落日余晖,聚宝“聚”的是盐池之“国之大宝”,迎渠“迎”的是姚暹渠。
城内还有东、西、南、北四条街和四十条巷,包括我们之前所提到和熟知的钟楼巷、鼓楼巷、羊市巷、洞儿巷、石家小巷等,还有一些比较陌生的字眼,比如寺巷、李花巷、仓巷、井把巷等。
此外,城内城外共有十七座庙,城内的庙包括文昌庙、府君庙、真武庙、城隍庙、台侯庙等,城外的庙包括天地庙、药王庙、东岳庙、后土庙、龙王庙等。城里的管理机构共有八处,分别是河东道、监掣署、库大使署、分州署、察院、守备署、游击署、商学署。
这幅图中还标记有寺、庵、坛、宫等八座宗教类建筑,分别为社稷坛、先农坛、神祗坛、厉坛、宏教寺、北寺、白衣庵、万寿宫,其他建筑还有一所宏运书院和两座洞楼。
在南郊村调研,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古运城的样貌,也知晓了这个地处盐池岸畔的村落与“盐化”的缘分。更多关于吃水、排水等方面的情况,我们将在下期中进行详细介绍。